2013年2月7日

三星創新玩真的!矽谷成立創新中心總部,11億美元創投資金進場

 

數位時代網站|撰文者:許凱玲編譯發表日期:2013-02-07

8

三星宣布該公司最新策略專案──「加速創新與驅動新事業國際引擎」(Global Engine to Accelerate Innovation and Drive New Business Creation),包括成立創新中心、創投資金、國際研發中心,將在矽谷Menlo Park成立三星策略創新中心總部(Samsung Strategy and Innovation CenterSSIC),並於首爾和以色列成立分部,此專案由該公司的裝置解決策略長Young Sohn負責,Young Sohn表示,「這是三星迎接後PC時代最具破壞性的一刻」。

中心最初將以雲端架構、行動隱私、物聯網人機介面、行動醫療為主要發展方向,三星將提供新創企業SSIC中心內部人力資源與專家業師、全球科技產品平台,以及初期創投資金,三星已備妥11億美元創投資金,包括1億美元的三星催化基金(Samsung Catalyst Fund)資金用於初期投資,以及10億美元的三星創投美國基金(Samsung Ventures America Fund)不限於任何階段的投資專案。

三星接下來將會舉辦SamsungCreate Challenge競賽,獲勝者可獲得1千萬美元種子資金,並且獲得三星SSIC中心的全力育成協助。

 

2013年2月1日

頂新集團魏家的故事_全家攻陸8年 開逾千家店還沒賺

全家攻陸8年 開逾千家店還沒賺

2013/01/31 00:00

列印E-mail

分享至微博:QQ空間新浪微博百度搜藏人人網開心網騰訊微博QQ校友搜狐微博網易微博谷歌BuzzMSN豆瓣淘江湖臉書推特噗浪0

 

 

官方微博新浪微博騰訊微博搜狐微博網易微博


本文由台灣

特別提供。





中國通路題材的好夢,真的已經成真了嗎? 

       
近來,上海地區的便利商店出現關店潮,先是在日本的第二大連鎖便利店集團羅森(Lawson),2012年以來已經關閉30多家店,接著市佔率最大的本土業者農工商集團旗下的好德和可的,日前也分別關閉了幾十家門市,就連外資第一大品牌全家便利商店2012年也在上海關閉了三、四十家,7-Eleven 11月起關閉店數量超過10家,等於整個上海加起來一年就關閉了上百家店。 

       16
年前,當時第一家進入上海的日商羅森,為全中國帶入現代「便利商店」的概念與典範,但去年與2012年已連續兩年赤字,新開店數幾乎為零。為殺出一條血路,總經理松浦學這一年來嘗試了以動漫主角如奧特曼(即鹹蛋超人)和柯南等為主題的店,它的投入成本是普通店舖的三倍,但據聞成效不彰,且成本過高,不到半年,奧特曼主題店已經關閉。而據聞這位總經理也即將離職,公司目前對於此訊息則表示不方便回應。 

       
虧損的不只羅森,包括全家便利商店、7-Eleven至今皆仍未獲利。以台灣全家前三季認列來自持中國全家18%股份,虧損新台幣1.25億元回推,中國全家2012年前三季總計虧損新台幣6.8億元,券商預估全年虧損將超過新台幣8億元。另一家台灣便利商店龍頭統一超,前三季認列持股百分百的上海7-Eleven虧損也將近新台幣3億元。 

魔咒一:貧富差距大 廣大民工,嫌便利店太貴 

       
為什麼業者前仆後繼的大舉投資、擴張,卻仍賺不到錢?雖然,許多業者表示,為了「調整店質」,每年有2%到3%的店開開關關,屬於正常情況,但,這同時也凸顯了市場經營的難度與挑戰。 

       
當年,統一超商在台灣持續虧損7年,開到第一百家店時才轉虧為盈。但2004年進入中國的全家便利商店,到了2012年已是第8年,仍為虧損狀態。姑且不論在上海以外地區的投資費用,光是在上海也還賺不了錢。「中國市場不只是放大幾十倍、幾百倍的問題而已,這是一個完全不同的市場。」台灣連鎖暨加盟協會秘書長洪雅齡表示,中國和台灣時空背景、競爭環境不同。 

       
雖然,中國便利商店的整體產值,從2003年的人民幣89億元,到2011年已成長至人民幣495億元。但,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秘書長裴亮指出,便利商店目前在中國還是起步階段,即使在最興盛的上海、廣州、北京等一級城市,產值佔整體的零售通路比率不到一成,傳統的雜貨店和現代的量販店,才是主要零售通路。 

       
上海目前約有6400家便利商店,而一樣有2300萬人口的台灣,卻有9800家便利商店。部分業者解讀此數據,顯示未來機會仍大,駁斥市場飽和之說。但這數據可能同時也彰顯了目前市場並沒有發揮出應有的潛力。 

       
一位在當地經營便利商店超過5年的業者表示,上海當地的外來人口約莫一千萬人,當中有一半是底層勞動人口,貧富差距比台灣嚴重,便利商店商品售價較一般小店高。 

       
而對許多人來說,「再大的便利,都比不上多走兩步路去買便宜」,也就是說,當地的消費力和消費習慣並未達便利商店鎖定的目標客層。 

魔咒二:店租飆漲快 不敷成本,人力薪資也高 

       
此外,店租飆漲則是所有業者共同面對的問題,信義房屋上海分析師應宇驥估計,2012年以來平均至少漲一成以上,有些精華地區甚至翻一倍。 

       
有業者指出,有的房東還會惡意調漲,「5倍以上都有,目的只是要趕你走,然後租給願意付更高租金的業者。這裡的競爭是很現實的。」 

       
一位全家便利商店內部主管透露,先前大家都在搶店面,「先卡位再說,」卻因為不敷租金成本也得關閉。 

       
以全家曾開過一家月租人民幣6.5萬元的店為例,每日營業額要做到人民幣1.5萬元才有可能賺錢,但全家平均營業額為人民幣七千至八千元,挑戰不小。 

       
有些店租約未到,實在撐不下去,還得賠3個月租金,加上裝潢約人民幣20萬元,都是造成虧損的原因。 

       
雖然,上海的人口和台灣差不多,但面積卻僅有台灣的五分之一,便利商店密度已高,甚至有兩、三家店開在同一街角的現象。 

       
對此,全家目前已經改變展店選址邏輯,中國全家總經理薛東都表示,以前開店是以「第一利地」(最黃金地段,如轉角處)為目標,但後來發現租金很貴,不可能賺錢,「只是幫房東打工,」現在調整成「最適利地」。 

       
薛東都舉例,開在街頭轉角處,一個月租金要人民幣5萬元,一天最多做人民幣1萬元的生意;移到非街角處,一個月租金人民幣3萬元,但一天可做人民幣8500元的生意,還可以開較大面積的店,以增加營收。 

       
另外,高漲的人員成本也是一大問題,2004年薛東都剛到上海開出第一家全家時,店舖人員一個月的薪資是人民幣600元,現在加3倍可能都還找不到人,至少都要人民幣2500元以上。 

       
這些都造成營運成本上的負擔,以全家、7-Eleven等台資便利商店來看,租金成本和人力成本分別佔總營收的13%到15%,但這兩個比率在台灣平均約各只有6%。 

魔咒三:法令限制多 不能賣煙,也難代收費 

       外資經營便利商店的辛苦還不只如此,2007年中國法令開始規定,限制外資不得以販賣煙草專賣品。 

       
目前,台灣全家煙酒類商品約佔營收35%,雖然毛利較一般商品低,但還是可提高客單價,吸引穩定來客數,在中國則無此利多。 

       
此外,為台灣便利商店帶進來客、提高依賴性的重要功臣——服務性商品,如代收水電、電話費、信用卡費等,在中國則不興盛。 

       
因為,消費者習慣未被建立,且仍有許多不便,例如有些代收服務,要向消費者收取手續費。此外,政府管制也不少,因此推廣與發展上都有難度。 

       
在中國經營便利商店的難度,就連統一企業總經理羅智先也不禁搖頭反問:「你有聽過哪一家(在上海)開連鎖店賺錢的?」他認為,上海的便利商店已經不少,所以再開一百家意義不大。 

       
目前,統一超已改變策略,不再執著于店數目標,反而強調:「我們的重點是店的品質,而非開店速度。」以單店營運績效列為目前的重心。全家也把2013年的目標放在單店業績的提升與成本控管。 

       
各業者都坦承,現在比的是氣長,大家都希望能在這個「潛力很大」的市場�,早一點賺到利潤。(撰文:黃玉禎,《商業週刊》) 

【小資料】中國全家總經理薛東都「功成身退」 

       
「終於可以回家了!」 

       
就在所有人仍在中國零售通路奮力廝殺時,本刊獨家取得訊息,中國全家總經理薛東都將在2012年年底卸任。 

       
薛東都1988年加入台灣全家,從店舖人員一路當到副總經理,當年一口氣在花東開出9家店,打破統一超在花東獨佔的局面。2004年接任上海福滿家總經理,8年多來在中國開出一千多家店,他自述:「階段性任務」達成,將於本年底卸任,回到台灣全家。而總經理一職目前由董事長魏應行暫代。 

       
當年台灣全家派駐中國輔導開店營運的6人,現在只剩3人。這一次,除了薛東都以外,另外兩位主管也一起回臺。市場傳言,頂新集團想要全面自己掌控全家;也有人說,因為薛東都2012年為了衝店數,缺乏評估,導致關了不少店。薛東都否認傳言,他說2012年新開的店平均營業額都有比去年高。「這些都是瞎說,這樣會破壞我跟四董(魏應行)的感情耶,我們是鐵哥兒們。」 

       
薛東都說,是因為家庭因素回臺。他預計12日馬上就要回到台灣全家。 

       
據了解,薛東都接下來可能會負責餐飲事業,全家目前有沃克牛排和大戶屋這兩個品牌的餐飲仍屬於新事業,最適合他的開創性格。 

FW: �心餐�?

 

我以前�居的那����的�子,想在巷口�一家很特�的牛肉�。

「你打算怎��?」

「我��很特�,」他�:「�一碗就捐一碗,然後��的免�吃!」

我�了,只�:「你心�是真的想�助弱�,�是只是想『�』?」

他想了想,����的�:「想�。

「那,」我�:「我建��助弱�的想法,等你�了再�搞,�在,�是先�心的做一碗非常『��』的牛肉�吧!」 �位年�人���。

 

 

台�的「吃」已是世界出名的�心又�省,但有�有一日�「世界��」?

 
January 30th, 2013, 目前有 1 �留言, 

 

 

台�的「吃」已是世界出名的�心又�省,但有�有一日�「世界��」?

最近大�福建《海���》有一篇文章在�,台�人都很�省,包括餐��主�告�客人,你���菜已��太多了,或主��客人要不要打包,避免浪�;而中午上班族�外�,小吃店也�主��要不要加�,避免浪�。

同些�候,一名牙��高雄的�友吃300份�排,後面又阿沙力的追加300份,最後�出520份,�排店老�也�退80份的��牙�,整�的��佳�。

�些都是和「吃」有�的消息,看了以後,突然想起一�故事──

我以前�居的那����的�子,想在巷口�一家很特�的牛肉�。

「你打算怎��?」

「我��很特�,」他�:「�一碗就捐一碗,然後��的免�吃!」

我�了,只�:「你心�是真的想�助弱�,�是只是想『�』?」

他想了想,����的�:「想�。

「那,」我�:「我建��助弱�的想法,等你�了再�搞,�在,�是先�心的做一碗非常『��』的牛肉�吧!」

�位年�人���。

後�,�段���寂而�,後���他和他的父��,Mr.6好像很世�,不懂捐助弱�的重要。我�得有�冤枉,我只是想�出以下的��──到底��很�傲的�一碗「��」的牛肉�,�是要�一碗�助弱�的牛肉�?

我想��位�居年�人�,你是到底是在�真的�一�「��」的牛肉�店,�是意�透�「消�」弱����促�你那不是很��的牛肉�?

以前曾有�裔朋友�笑,��站,到美�,�餐�,到台�

美食����乎全是��家,而且照��看,你在台�搞�餐�,成功率搞不好是50%以上,��就有一����不定!

如果��,台���的美食��,是否�����民俗的水�、小吃的�俗,而�登「世界的代表食物」?

既然生在��土地,活在��土地上,我�每�人,�美食��都有一份�任,一�吃、一��、一���,�它�得更「��」,而不要不小心搞�了方向了。

 

原文出�:http://mr6.cc/?p=8548

 

 

創業成功須避免推論,寧可拷貝、學來九成,創新一成?

 
January 28th, 2013, 目前尚未有留言, 

 

 


自從聽說矽谷那邊創業成功率大概只有1%,就曾經真的很認真的想去研究如何降低創業的失敗風險。我希望研究出來,好讓大家知道,但我從來沒有研究出來過。

直到最近我碰到一段對話,我覺得可能找到了一個關鍵──

我陪一位創業家去見投資人,創業家照例先從產業開始講起:「現在團購網非常興盛,平均每戶採購可到XX元(數字我這裡沒有)。」

再來是產品:「不過,現在女性並沒有這個產品,我和競品ABC都不一樣。」

最後是策略:「我的客戶都在這裡出現,所以我和某某、某某公司合作,推出這些優惠。」

講了半小時,創業家講得頭頭是道,相當精彩的,我非常的興奮,但投資人卻搖搖頭。

「我沒有看到這塊需求。」投資人說。

於是,創業家不厭其煩再講了一次。他富邏輯的推敲,從三個角度切入,最後的結論,都可以證明這個產品可以work,然而,投資人還是搖搖頭──

「我仍然沒有被你說服。」投資人說。

創業家眼睛幾乎凸出來,他好像教小孩一樣再放慢說了一次,他看到什麼,他推敲到什麼,再推論到下一點,最後很合理的來到終點;創業家喘著氣,看著投資人,結果,投資人還是搖頭!

投資人還沒開口,創業家搶先,有點微慍的對投資人提出質疑。

「我講這麼多,您沒有『看到』?」創業家氣極敗壞的問。

沒想到,投資人這次點點頭了。

「我有看到你的推論,」投資人說:「但我沒有『看到』。

「看到?」創業家疑惑的問。

「因為那些都是你的推論。」投資人說:「市場不一定會聽你的。

我聽懂他的意思了。

創業家所試圖滿足的那個「需求」,其實並沒有任何表面的跡象,所有的需求,都是創業家「推論」出來的

一旦看到的是推論,投資人就會變得很小心;他自己的經驗,告訴他這樣的推論很危險。反之,如果創業家是「拷貝」的,沒有推論,只有簡單的觀察,然後抄過來,風險就低了。

當然,創業不可能所有事都是抄的,所以比例應該是?

學來的佔九成,創新的佔一成。

這讓我們學了一課──

創業家為了要創業成功,腦子裡往往多了很多「推論」的能力,他會說那絕非「想像力」而是有邏輯、有條理、有因果關係的推理!但這些畢竟都是「推理」,而不是實際發生的事。

或許,創業的時候,頭腦不應該太敏銳;太敏銳造成的結果就是你會從表面看到的一樣東西,立刻去推論三步驟以後的事情。

然後信以為真,以為自己就要創業成功了。

直到「頭洗下去」,才發現推論錯了。

創業,最大的地雷可能就是「推論錯了」。為了避免推論上的失敗,因此寧可COPY,多看、多聽,取得精髓,組在一起,最後成功的東西不一定比新的東西大,但至少很容易就成功了。

 

原文出處:http://mr6.cc/?p=8533

 

 

傳緯創併大億科

傳緯創併大億科

新聞來源:工商時報

發佈日期:2013/02/01 上午5:30

字級設定:  友善列印: 分享至: 

 

電視組裝廠整合背光模組成為趨勢,繼冠捷將投資奇菱光電之後,市場盛傳緯創(3231)也正在和背光模組廠大億科(8107)洽談合併。市場傳出緯創擬以大億科目前每股淨值約15.31元收購大億科股權,完成從背光模組、面板後段模組到液晶電視組裝的垂直整合,在電視組裝成本和訂單爭取上會更有競爭力。

隨著顯示器尺寸愈來愈大,考量運輸成本、以及整合背光模組設計,顯示器組裝廠開始整合LED背光模組、以及LCD面板模組。特別是近幾年來大陸代工廠開始崛起,也大多是從背光模組到系統端的高度垂直整合生產線,在此趨勢之下,顯示器龍頭冠捷選擇入股奇美集團的奇菱光電在後段模組部分進行垂直整合,進一步強化冠捷在後段模組的競爭力。

去年受到大客戶索尼轉單的影響,緯創全年液晶電視代工出貨量銳減到約420萬台。不過,緯創今年擴大和大陸的海爾合作,還拿下北美通路BestBuy的訂單,今年出貨可望逆勢成長,全年出貨目標約550萬至600萬台,其中對海爾平均每月出貨量約有20萬至30萬台的水準。

隨著電視業務回穩,為了提高液晶電視產品設計、以及成本競爭力,緯創也有意進一步展開垂直整合,去年度完成了面板模組的整合之後,今年要更進一步拓展背光模組的整合。外傳找上了大億科,擬以每股淨值約15.31元的價格收購股權。

大億科股價受到市場傳聞消息影響,過去六個交易日股價由9.85元,漲到昨日盤中最高11.9元,短線漲幅逾二成。惟對相關市場傳聞,緯創與大億科發言管道表示,對此事毫無所悉,也不予置評。

大億科拿下美系客戶平板電腦訂單、韓系客戶LCM訂單,2012年第3季轉虧為盈,每股盈餘0.28元。累計2012年前三季合併營收達53.58億元,年減約2%,稅後虧損9,700萬元、每股虧損約0.57元。去年第4季營收14.97億元,較前一季減少2.54%,一般預估仍將維持獲利表現。

 

 

寧波大億科技有限公司【寧波廠】
地址:寧波北侖出口加工區靈山路12
電話:+86-574-86865888
傳真:+86-574-86825686
廠房面積:60,000 平方公尺
規劃產能:2KK/M

 

大億光電(吳江)有限公司【吳江廠】
地址:江蘇省吳江經濟開發區清樹灣清揚路88
電話:+86-512-63181318
傳真:+86-512-63165329
廠房面積:17,600 平方公尺

 

大億光電(深圳)有限公司【深圳廠】
地址:深圳市寶安區松崗街道松崗大道與芙蓉東路交匯口
電話:+86-755-27710618
傳真:+86-755-27710508
廠房面積:9,000 平方公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