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31日

FW: Win8想熱賣 微軟先挖App牆腳

Win8想熱賣 微軟先挖App牆腳

2012/10/31 00:00


本文由台灣

特別提供。



微軟日前公佈的財報較2011年同期衰退2成,Win8 能否力挽狂瀾,關乎微軟的科技地位與執行長鮑默爾(右)的前途。(圖片來源:達志影像)

  當人們仍覺得Google等於搜尋引擎,蘋果(AppleiPad是平板電腦的同義詞,那微軟(Microsoft)呢? 

  微軟和創新這個詞已經很久沒有沾上邊了,Win8,它能推升微軟成為執行長鮑默爾(Steve Ballmer)口中,開啟「一個微軟的新時代」嗎?這個答案有待時間證明,但可以確定的是,Win8不僅是微軟的背水一戰,而且早已開打。 

  為了打這一仗,微軟準備已久,擺出的姿態是前所未有的低,完全衝著800萬名外部開發者與64萬個合作夥伴而來。因為微軟想靠Win8建造一個和蘋果相倣的軟硬整合平臺,當中關鍵就是分佈在全球的開發者,是否願意投入Windows Phone StoreWin8 Store懷抱。 

  然而,先發34年的蘋果App Store應用程式,數量已在20126月突破65萬,並累積300億的下載次數;GoogleAndroid Market也有超過40萬個App 

  「後發者的微軟想要拉攏開發者,沒有那麼簡單。」網路趨勢論壇Inside共同創辦人李致緯說,尤其是小型的開發者,他們更關注能否在平臺上獲利。的確,蘋果在6月份的全球開發者大會(WWDC)還宣佈一個誘人的數字:開發者已經從App Store得到50億美元的「分紅」。 

  這是一場硬仗,微軟早在2012年初起開始部署「挖牆腳」作戰策略,他們要挖的是蘋果和GoogleApp開發者,而執行者正是分佈在全球主要市場的「傳教士」(Evangelist)大軍。傳教士,顧名思義,傳遞的是福音,只是,身處科技公司的他們,傳的是先進技術的福音。 

出動「傳教士」 穿梭新創公司推免費工具  

台灣微軟的傳教士當然也不會置身事外,據記者訪察,台灣的傳教士隱身在台灣微軟「開發工具暨平臺推廣處」這一事業部之下,平常對外的職稱多是「××技術經理」,正規編製只有1516人,但體制外的專業人士與學生大使卻有逾上百人,總人數約150人。相較微軟在台灣的正式員工只有400多人,這批傳教士的人數已直逼一半的員工數。 

  20123月初,台灣的軟體開發圈開始感受到微軟的「異樣」。全臺的大學校園、大型軟體公司、小型新創公司,及各種開發者的聚會場合,幾乎可以見到微軟傳教士穿梭其中的蹤影。 

  109日晚間7,「5945呼叫師傅」這一間員工不到十人的新創公司,在一間小咖啡館歡慶兩歲生日,20多平米的空間擠滿網路與App的開發者。陳晴也在其中。她來頭可不小,是台灣微軟的傳教士成員之一。是2003年微軟潛能創意杯亞洲區第二名,當時還是清華大學研究生的她,可是從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Bill Gates)手中領取獎牌後,被延攬入微軟的。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