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19日

如何寫出賺錢app?

如何寫出賺錢app

作者 / 周原

510 競爭優勢 | 出版日期:2012/11/14

二十九歲的比利時鬼才,寫出「擴增實境」app,每月吸住兩萬用戶。

他用哪三招攻陷網友的心?

二十九歲的比利時創業家奇奈塔(JF Chianetta),在以色列首都特拉維夫的博覽會館,接受採訪。透過他設計的app,卻彷彿身歷其境地在巴黎鐵塔下接受專訪。

「或是我們可以去別的地方,」他的手指在平板電腦上左挪右移。周圍的場景變成凱旋門、大教堂,甚至在一個巨大機器人的肩膀上。

奇奈塔是法國軟體公司Augment的創辦人兼執行長。他的產品是一個簡單的app,能讓使用者下載各式各樣的立體模型,在手機或平板電腦上任意操作。

這些模型做得非常細膩。如果把這些虛擬建築物放大,就如同身在其中。或是結合攝影功能,使用者就能與《侏儸紀公園》的恐龍、《鋼彈》的機器人,或《星際大戰》的黑武士合影。

這是透過「擴增實境」(augmented reality)的技術,讓虛擬世界和現實結合。

今天Augment的成功,是因為許多企業以擴增實境的功能,發展商業。

願意出錢的,是用軟體來展示商品的店家。

刺青店可以讓顧客體驗不同的圖案。家具行可讓客人把桌椅先「搬回家」擺置看看。「多虧這家公司,讓擴增實境有長進,」《Forbes》讚不絕口。

app正夯,但如何像Augment一樣,寫出有用、能賺錢的產品?

三招寫出賺錢app

第一步:發明新功能,和網友分享。

奇奈塔原先是機械工程師。八歲開始,他就懂得程式設計。

寫出Augment這套軟體,出發點不是賺錢。原先,他只是想把照片放大成海報,可是不知道掛在牆上好不好看?於是自己寫程式來做模擬。

「創新的第一步,不要鎖定目標市場,或是想賺特定顧客的錢,」奇奈塔說。「思考商業模式是後來的事,因為那會和創新產生衝突。」

他採取的步驟,是先發明新的功能,再測試市場水溫。

為了接觸最多使用者,他一開始就做英文介面。然後將心血放在Android的討論版上,讓網友免費試用,看大家的反應。

奇奈塔承認,起步階段的風險很高,因為無法賺取收入,技術又可能被抄襲。

但是不接觸市場,就不知道發展的方向。他依照試用者的回響,不斷調整、更新軟體。既保持技術領先,也建立起網友對產品的認知和忠誠度。

第二步:認清市場需求,再收費。

從發表app到今天,已約兩年。

原先,奇奈塔只是把它當作興趣。透過網友的口碑相傳,他的作品人氣大增。現在,每個月有兩萬名活躍用戶,每天約增加一千名新用戶。

今年六月,奇奈塔認為產品成熟了,於是掏出兩萬歐元(約七十五萬台幣)創業。他和兩位合作伙伴,進駐巴黎的數位創意育成中心—Le Camping

長年的測試告訴他們,不能和一般的用戶收費。普通人下載立體模型app是當玩具,不是為了解決問題。錯誤的收費模式,反而會扼殺app的人氣。

結合擴增實境和電子商務,是Augment獲利的策略。有如立體印刷的進階版,但不需特別的機器和材料,只要有智慧型手機就能使用。

網路人氣就是競爭優勢

短短幾個月,全球有八家公司成為Augment的客戶。另有十家公司在洽談中。

找上門來的客戶五花八門。包括建設商、室內設計師,和巴黎的畫廊。他們用這套app,在官網上推銷產品。讓客人坐在家裡,就能模擬東西買回家後怎麼擺設。

奇奈塔說,目前處於促銷階段,客戶的月費只有一百歐元左右(約三千七百台幣)。但這點營收,足以涵蓋公司的營運成本。

第三步:行銷衝高用戶數,未來再高價售出。

就如相片分享軟體Instagram,在今年四月以十億美元,由臉書收購。奇奈塔的長期策略,是衝高Augment這套軟體的使用人數,然後高價售出。

除了在網路上積極接觸部落客和網友,奇奈塔也自掏腰包,到歐洲各地參展。並讓app在地化,推出中、日、韓文版本。

「工程師常常認為,產品好,客戶就會買單,」奇奈塔說。「但是不做好行銷,別人可以用類似的產品把你打敗。」

網路上,人氣就是王道。

飛利浦也推出擴增實境的軟體,專門幫消費者挑選電視機。但奇奈塔認為,他的app適用各種產品,手上掌握的兩萬名活躍用戶,就是競爭優勢,吸引商家來和他合作。

「與其自己開發軟體,何不用我們現成的產品?」奇奈塔說。

app爆炸的時代,功能創新、人氣夠旺,才能一枝獨秀。不只讓用戶,更讓金主,願意買單。

 

沒有留言: